对行唐县第十届政协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36号建议的答复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行唐县农业农村局)建议字(2024)第 36 号
对行唐县第十届政协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36号建议的答复
刘小永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乡村专业人才培训,为推进乡村振兴添后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们对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专业人才培训,为推进乡村振兴添后劲”表示高度的肯定和认同。该建议对于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为强化农业人员专业能力,提升人才素质,2023年我们开展了高素质农民培育,围绕我县特色产业,开设中药材专业专题培训班一个,参训学员100人;为保证粮食安全开设大豆玉米、粮油及小麦培训班参训学员250人;开设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专题班4个:苹果专业50人,红枣专业50人,红薯专业50人,蔬菜专业50人;围绕乡村振兴开设乡村振兴专业3个班,每班50人,其中包括村支书专班,共150人;培训专业农机手50人,共培育高素质农民750人。均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线上学习”,线上教学APP“中国农业推广”和“云上智农”两个软件还可以持续学习专业知识并有专家答疑解问,有农业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软件咨询农业专家。
深入开展技术培训。为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各业务股室深入到田间地头、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在关键农时季节发动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宣讲团,分成小组,深入全县16个乡镇(开发区)开展宣讲活动,宣讲新思想、新政策和新技术。2023年共进行各种产业技术培训20余次,进入田间地头宣讲30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20000份、图书500册;推介发布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含62个农业主导品种和29项主推技术。帮助解决“点单式”提问100多次,取得了良好的宣讲效果。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只有大量优秀人才扎根农村,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才能使乡村搭上快速振兴的列车。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振兴人才,增强人才振兴责任担当,提高管理能力,培养种植、养殖、加工能手,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培训和沟通交流平台,培养高素质农民,完善乡村振兴政策,发挥农村优秀人才作用,破解乡村人才匮乏难题,才能为行唐全面发展添砖增瓦。
行唐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 5 月 14 日
领导签发:
联系人及电话:王书锋
抄报:县政协提案委员会
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