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第47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A)
(行唐县农业农村局)提案字(2023)第 5 号
对政协行唐县十届委员会第三次
会议第47号提案的答复
赵华卿 释仁昌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做强品牌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科技支撑,开展各项培训。
1、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在口头市场监督管理所建设了商标品牌指导站,指导辖区市场主体申请国内商标注册、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积极推进地理标志商标发展,指导企业加强商标管理,促进商标有效运用,提高区域商标品牌信誉度和美誉度,做好商标法律法规和商标品牌战略实施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逐步提高市场主体的商标品牌意识。
2、根据《石家庄市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围绕着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以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品牌意识为重点,创新方式,开展工作。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发挥品牌特色,挖掘地理特点产品。
1、积极宣传农产品商标品牌,推动我县农产品不断提高知名度,结合我县农产品特点,针对农村对商标品牌意识淡薄的实际情况,注重抓好宣传发动工作,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及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开展商标法的宣传,积极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深入到农村、企业,农民种植户,田间地头开展宣传活动。
2、行唐防风获批行唐地标农产品商标,行唐大白菜、行唐苹果、行唐红薯粉条、行唐鸡蛋、行唐核桃地标农产品商标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受理。行唐县几丁质红枣专业合作社、石家庄华牧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行唐县新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几丁质红枣、华牧鸡蛋、苹果、中华寿桃、蟠桃等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三、注重品牌规模化,培育区域公用品牌。结合农产品分布格局的不同特点,不断进行调整研究,积极开展农产品商标品牌的培育发展工作。以构建“龙地红”区域公用品牌为抓手,通过“打造品牌、整合资源、挖掘潜力、融合渠道、凝聚实力、强力推进”的方式,利用多种渠道,全力推动行唐县特色产品走出行唐、走出河北、对接全国大市场。
四、健全品牌体系,把地方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提高行唐特色农产品知名度。
1、做好商标法律法规和商标品牌战略实施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逐步提高市场主体的商标品牌意识,积极发现商标侵权行为,依法维护商标权属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我县农产品品牌健康发展。
2、为做强我县特色农业品牌,进一步提高我县农产品知名度,2023年2月21日,在城寨有机山庄,隆重举办了行唐县农产品直播展销活动。现场有25个参展企业、六大类27种农产品参加了展销活动,有来自省会及周边县市的各大网红70余人来到现场助力直播展销。2023年4月24-26日,组织参加第六届全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上海),我县几丁质红枣专业合作社产品获得优质奖。2023年5月7日,上海南北货食品行业协会成员、上海市石家庄商会成员(22人)对行唐县特色农产品进行考察,现场十大类30余种产品进行了展示,并召开农业特色产品考察洽谈交流座谈会。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发展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对现有品牌的评估、认定,解决品牌“小、弱、散”的现象,组织参加各类产销对接、优质农产品展示活动,并利用媒体、电商等各种渠道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使行唐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行唐、走出河北,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5月29日
领导签发:
联系人及电话:石霖
抄报:县政协提案委员会
县委办督查科/政府办督办承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