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组织召开万亩中药材基地建设暨经验交流现场会
4月14日下午,我县在玉亭乡缶山组织召开了万亩中药材基地建设暨经验交流现场会,副县长徐中玲出席会议,政府办、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玉亭乡、口头镇、九口子乡、上闫庄乡等9个山区丘陵乡镇负责同志,各有关村干部、中药材种植大户参加。

在现场会上,与会人员先后到八里庄村太子参种植基地、玉亭乡缶山中药材种植基地参观了中药材种植情况,玉亭乡乡长段立期就玉亭乡中药材种植情况、工作思路模式作了详细介绍,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仇倩对万亩中药材基地建设进行了具体安排,副县长徐中玲再次提出了要求。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特色产业发展高度重视,从新疆的苹果到宁夏的葡萄酒,从海南的石斛到广东的龙眼,都对做好“土特产”文章提出了明确要求,县委县政府为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做好我县土特产文章,提出了“三区三带三基地”工作思路,其中,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是我县“土特产文章”“三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玉亭乡缶山召开万亩中药材基地建设暨经验交流现场会也是建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的重要抓手,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认真学习经验,熟练掌握方法,强化技术指导,确保我县万亩中药材基地如期建成。

会议要求,一要“三学”。各乡镇要学思路、学方法、学举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跑办、沟通对接,发动社会力量帮助解决难题;要发挥乡村两级班子凝聚力、执行力,做好宣传动员,发动群众参与;要查找不足,取长补短,确保工作迎头赶上。二要“三看”。各乡镇要看担当、看责任、看成效,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带领老百姓搞乡村振兴、带动老百姓致富增收;要用行动践行“两山”理论,把缶山打造成旅游的青山、致富的金山,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要“三做”。农业农村部门、各乡镇要做对接、做指导、做产业,要加大同同仁堂、冀中药业、国药等药企的对接力度,主动邀请省市专家、“土专家”到我县开展专项、专题、专场培训,做好技术指导,提高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要发挥种植大户、村集体合作社示范带头作用,严格土地流转等工作,解决种植地块零散问题,实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在全县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真正把中药材产业发展成致富产业、支柱产业,为行唐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现场会时,各乡镇领导、村干部、种植大户在观摩了洒水车浇灌、无人机飞播、志愿者植树等场景后,个个热情高涨,立即行动起来,挥锹铲土、扶植幼苗、培实新土、浇水润苗,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经过一番紧张劳动,共栽植连翘、柴胡、蒲公英等中药材500余亩,为缶山增添了清新绿意,拉开了建设万亩中药材基地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