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适老模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办公室文件

行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关于乳制品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

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稿件来源: 日期:2025-07-21

行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关于乳制品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

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有关部门:

《关于乳制品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行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7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乳制品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

 

行唐乳制品制造产业集群是河北省107个重点特色产业集群之一,已形成涵盖青贮种植、农牧机械、饲料加工、兽药生产、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乳品包装乳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集群。目前奶业市场整体低迷,为推动乳制品制造产业全链条优化升级,结合我县实际,经研究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系列全会精神,按照省、市关于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产业升级为工作重点,持续推动行唐乳制品制造产业集群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1.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强化科技创新,推动管理制度改革,推进节本增效,提高乳制品制造产业集群综合能力。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推动乳制品制造产业集群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问题导向,重点攻关。针对当前我县乳制品制造产业集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为突破口,着力提高奶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3.市场主导,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乳制品制造企业市场主体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发展活力。更好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引导、支持保护、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作用,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三)总体目标

把乳制品制造产业集群优化升级作为突出任务推动饲草供应链、养殖生态链、加工价值链、产业配套链、科技创新链、优质服务链六链融合,壮大全产业链发展集群,力促2025年集群持续保规模、强科技、提质量、增效益

二、重点任务

(一)扩大饲草供应链

1.推进青贮扩面发展。继续推行“养殖合作社+种植大户”“养殖合作社+自有种植基地”等种养结合模式,推动行唐种植机械化、牧草现代化、青贮集约化步伐,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争取2025年粮改饲项目,扩大全株玉米种植面积,全面提高种、收、贮、用综合能力完善和发展大型养殖合作社青贮玉米种植基地。争取省级粮改饲补贴资金,完成31万吨以上全株青储收贮工作,实现养殖成本下降5%以上。责任单位:畜牧工作总站    

(二)完善养殖生态链

2.支持牧场智能化升级推进养殖设施提档升级。加快牧场转型升级,争取中央扶持资金500万元以上,支持全县30家以上奶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养殖设施设备智能化提档升级保障奶牛合作社鲜奶单产和生鲜乳质量。实施奶牛养殖兼并重组争取省级兼并重组资金260万元以上筛选4家奶牛合作社承担兼并重组主体确保全县奶牛总规模稳定在6.4万头左右。强化科学管理降本增效落实奶牛养殖合作社包联责任制,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技术指导和奶牛养殖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推动养殖合作社企业化管理,降低养殖成本运营成本,生鲜乳日产达到850以上,年总产量32万吨以上责任单位:畜牧工作总站

3.推动奶源提优增质提升乳品质量。大力开展技术人员驻场帮扶,通过优质饲草饲料、科学饲养配方、先进饲养技术、源质量监测预警等多种措施推动全县乳品质量实现飞跃,确保年底全县泌乳牛日均单产40公斤以上,生鲜乳乳蛋白率3.2%以上,乳脂肪率3.95%以上,菌落总数5万/毫升以内,体细胞数量控制在15万/毫升以内,各项参数优于欧盟水准。打造优质奶源基地。支持鼓励奶牛养殖合作社扩大高端娟珊奶牛养殖规模。推动奶牛养殖合作社在设备设施、乳品质量、技术运用、企业管理等方面实现提升,积极打造5A级供应商,提高生鲜乳收购价格扩大奶源销售渠道。帮助全县奶牛养殖合作社协调对接奶企,签订合同奶协议,续签生鲜乳购销合同稳定销售预期确保50个产奶奶牛养殖合作社中,与乳企签订生鲜乳购销合同的养殖合作社提高到90%以上,合同奶总规模达到857吨推进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积极指导优奶牛养殖合作社注册商贸公司,支持品牌乳企代加工鲜奶,帮助线上线下销售,打通鲜奶销售的多种渠道。责任单位:畜牧工作总站

4.健全疫病防控体系指导规模奶牛养殖合作社落实防疫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防疫档案,推广先进适用的动物防疫技术。严格防疫制度,完善防疫措施,布病、结核病等重大动物疫病每年至少抽检1次,抽检覆盖率不低于5%,实行每三年普检一次,确保“两病”不发生、不传播。口蹄疫、布病等强制免疫率达到100%强化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诊疗、净化、消灭加强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规范病死动物、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责任单位:畜牧工作总站、农业农村局

5.推进粪污绿色化处理提高奶牛养殖合作社粪污处理水平,积极对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对养殖场粪污储存和处理设施提档升级,提升粪污处理能力,确保达标排放加强科学技术指导,做好畜禽粪肥还田利用。建立县域粪肥还田主推技术模式,以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对全县粪污进行收集、处理加工,培育一批粪肥就近收集、科学处理、就近还田服务主体。全年实现小麦玉米种植粪肥还田9万亩以上、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粪肥还田1万亩,积极探索粪污收集资源化利用新途径,有效缓解畜禽粪污处理压力。责任单位:畜牧工作总站

(三)延加工价值链

6.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对县域内新增规上企业且连续三年保持规上企业的乳业企业以及实施转型升级技改项目的乳业企业,优先享受上级政策支持,扶持支持做大做强落实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领跑者”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建立乳制品制造业培育库,加大包联帮扶实现集群内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2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2家新增“领跑者”企业1家成功申报“专精特新”企业1家。(责任单位:科工局、开发区,各乡镇)

7.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结合行唐乳制品制造产业集群整体规划和科技特派团的针对性指导,通过上门宣传、培训会等方式,以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为导向,鼓励集群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全力支持宝贝乳业脱脂乳粉改造项目支持新上稀奶油生产线1条扩充产值产能;帮助支持河北绵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办理银行贷款,使动物配方代乳粉尽快正式投产,全方位提高县内临期奶奶源就地转化率。依托宝贝乳业“共享喷粉”工艺,推动明旺、君乐宝、宝贝3家乳企日加工鲜乳能力提升至180吨以上责任单位:科工局、畜牧工作总站、开发区,各乡镇

8.大力开展乳企招引。“强链延链、提质增效”为核心,组织投促中心、农业农村局、畜牧工作总站等单位到东北、上海等乳企进行考察,积极争引优质乳业及其他食品企业落户行唐,壮大乳制品制造产业链条。鼓励引进外商投资,当年在县新注册的外资乳业企业、利用外资新建或扩建的乳业企业除享受国家、省、市奖励政策外,按照县招商引资和引进外资办法给予奖补责任单位:投促中心、农业农村局、畜牧工作总站、开发区,各乡镇

(四)提升产业配套链

9.夯实种业发展基础。推广高产奶牛胚胎移植和优质冻精,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帮助河北品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国字号畜禽制(繁)种能力提升项目,推动品元生物加快改建畜禽圈舍、青贮池等设施,配套购置养殖设备等,形成河北品元生物科技增长新观摩点夯实现代种公牛种业发展根基责任单位:畜牧工作总站

10.驱动农牧机械迭代根据乳制品制造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牵引鼓励企业技术赋能,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提升乳业机械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乳品生产、饲料加工能力和粪污处理能力,逐步解决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智能化设备少的不足责任单位:科工局、畜牧工作总站、开发区,各乡镇

11.促进包装环节提升。引导支持冠领包装融达包装“包装环节”领头企业通过技术引领、产业协同、品牌提升等多维度,提升工业设计能力根据乳品加工企业需求优化产品包装外观、结构、功能,形成一批具有行唐特色的高品质、差异化、个性化乳品包装设计精品推动乳业产业集群向更高水平迈进。责任单位:科工局、开发区

12.大力发展智慧物流鼓励建设乳制品配送信息化平台,支持低温乳制品冷链储运设施建设,鼓励物流企业申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项目和国家3A物流企业项目。促进乳品企业、流通企业和电商企业对接融合,建设一批符合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基地;加快建立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物流管理服务平台,提高现代物流效率和效益(责任单位:发改局、商务局)

(五)优化科技创新链

13.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中小企业转型步伐,组织集群企业参加数字化转型对标交流活动,鼓励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推动数智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推广华昌机械、百牧旺乳业机械、九洲兽药等集群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经验,指导帮扶君乐宝、宝贝乳业等企业实行数字化升级改造。责任单位:科工局、开发区,相关乡镇

14.推动共享提级跃升。按照省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智造”工作要求优选乳品加工核心企业对照共享车间、共享工厂和共享载体有关要求,主动服务富源奶牛养殖、余底奶牛养殖等合作社,“制造能力”“制造+服务能力”“制造+服务+创新能力”3个层级构建共享应用场景,助力共享工厂提级跃升。责任单位:科工局、开发区,各乡镇

15.推广“众筹科研”模式。推动中电生物质能、盛世锦唐龙头企业、上下游企业、研发平台、社会机构等各类主体共同筹集研发资金,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联合攻关,构建“共投、共研、共担、共赢”的研发创新机制,提升集群中小微企业共享科技资源效能。责任单位:科工局

16.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按照《全省107个特色产业集群检验检测支撑能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持续巩固提升乳制品制造产业集群检验检测支撑能力。鼓励融达包装、雷力工具等企业依托行业协会、重点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自建或共建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润农欣生物、旺润农业等企业开展新工艺、新产品研发,深化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实现优质创新成果在集群转移转化。(责任单位:科工局、发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17.深化科技特派团服务。推行体系化组团服务县域特色产业模式,协调省市县科技人员,组建乳制品制造产业集群科技特派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创新管理、科技金融等全流程科技服务。对有技术需求的君乐宝乳业、明旺乳业等集群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团服务全覆盖。(责任单位:科工局)

(六)构建优质服务链

18.强化财政资金支持。统筹中央、省、市各项发展资金、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等,合力支持乳制品制造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全价值链提升。落实农牧机械购置补贴、全株玉米收贮补贴、奶牛养殖政策性保险补贴、规模奶牛养殖场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疫苗补贴、乳制品加工企业生鲜乳喷粉补贴生鲜乳制品产能补贴等政策,做到应补尽补。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19.做好金融服务保障。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积极争取总行、分行的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动新技术在农村金融领域的推广应用,促进更多的金融产品落地行唐。全年组织召开乳制品制造产业针对性专场银企(金企)对接活动不少于2次,服务乳制品制造产业发展。借助省农担公司为奶牛场免除贷款担保费和贴息契机,协调银行年内为全县奶牛场提供贷款不低于1亿元,纾解奶牛养殖合作社及乳企资金压力。责任单位:金融发展服务中心、金融监管支局、畜牧工作总站

20.加强人才培养供应面向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培育人才,加大研发项目管理、研发经费管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方面省级创新平台、高企、科小申报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研,联合职业教育培训学校及行业企业资源,精准开展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开设专业课程,构建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乳制品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责任单位:科工局、人社局、教育局、开发区,各乡镇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作机制。由相关县领导牵头协调,科工局、畜牧工作总站等相关涉及部门加强与各乡镇、开发区的沟通联系,定期组织会商,统筹协调解决集群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部门协调。各有关县直部门和乡镇、开发区要切实提高站位,把深度推进乳制品制造产业集群“六链”融合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既要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又要在领导小组推进下互相配合,密切与上级对口部门沟通衔接,在重大政策制定、项目安排、改革创新举措等方面争取上级支持。

(三)营造发展氛围。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推广乳制品制造产业集群和优质品牌,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引导集群企业积极参评参展,扩大宣传范围,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品牌传播度和影响度。积极推广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科技指导等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宣传乳业重点任务、支持政策和发展成效,提升广大群众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