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适老模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行唐  > 人文行唐  > 文物古迹

净界重光 香莲寺

稿件来源:政府办 日期:2021-07-13
360截图20170726110755832.jpg
香莲寺大雄宝殿
香莲寺位于县城北关,始建于宋宣和年间,原有大殿3间,前殿3间,东西钟鼓楼2间,大钟1个,古碑4通,僧舍4间。1942年,香莲寺惨遭日本侵略者毁坏,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进行了修复。“文化大革命”期间,香莲寺又进一步遭到破坏。1983年,行唐县人民政府落实党的宗教政策,香莲寺香火又兴旺起来。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落实,香莲寺得到恢复和发展,1995年在省、市佛协指导下,制定香莲寺重建规划,1996年筹集资金10万元,于1997年完成了第一期工程观音殿、僧舍和围墙的建设,在僧众及佛教弟子的共同努力下,二期工程大雄宝殿、山门于2004年10月开始筹建,2005年6月竣工并对外开放。
重建后的香莲寺坐北朝南,四周建有3米多高的朱红院墙,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整个建筑设计奇巧,气势宏大,是目前行唐唯一一处佛教活动场所。
香莲寺山门为硬山式建筑,长9.9米,宽2.4米,高6.8米,建筑面积23.76平方米,一大两小3个拱门,大门均为木制红漆,正中拱券门上方镶有“香莲寺”三个金色大字,大门两侧楹柱上的楹联书有“香飘佛国蒙熏十方法界,莲开净土接行六道众生”。
360截图20170726111122954.jpg
香莲寺天王殿
过山门进院内是天王殿,是山门内的第一重殿,重檐歇山顶,高12米,面宽12米,进深9.2米。殿内中间供奉弥勒菩萨,后供奉韦驮菩萨。殿后立有一尊高8.6米的观世音菩萨汉白玉雕像,面容安详,造型生动;后为大雄宝殿,歇山式重檐建筑,赭褐色布瓦顶,红墙、红柱、红门窗,端庄典雅。沿14级台阶经长方形月台而上,正门上方挂金字匾额,上书“大雄宝殿”。大殿面阔5间,进深4间,建筑面积833平方米,殿周围共立红柱32根,殿内前后共立朱红明柱8根,殿中央塑镀金释迦牟尼佛像,佛像左塑迦叶尊者,右塑阿难尊者,后塑有观音菩萨,两边塑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后大门分别塑有文殊、药师、普贤、阿弥陀佛、地藏菩萨,殿内所有佛像均为铜质鎏金。
360截图20170726110816591.jpg
香莲寺观音殿
大雄宝殿后建有观音殿,歇山顶式建筑,面阔3间,进深2间,建筑面积45平方米,殿内塑有镀金观音菩萨,殿北面建有僧房。
360截图201707261108327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