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适老模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行唐  > 人文行唐  > 历史名人

殉国忠臣 周时雨

稿件来源:政府办 日期:2017-07-26
周时雨(1566年~1638年),明代行唐中羊社(阳关一带)人,出仕后移家县城北街,有兄弟6人。时雨为大,任四川潼川州州同;二弟霖雨,任江南淮安府同知;三弟甘雨,为倒马关参将;六弟膏雨,为万历年武举、镇抚司;时雨之子周珍、甘雨之子周瑄皆为守备。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兵绕道入长城,深入京都之南。十一月,“清兵进正定,自行唐拔灵寿,过获鹿、井陉等县,破张家堡而返”。时行唐原知县已升迁调走,新知县未到任,县衙内既无知县,亦无县丞、主簿,只有一名张姓典史。家住城内北街的周时雨致仕归里,恰值清兵兵临城下,遂率二弟霖雨、三弟甘雨、六弟膏雨,还有时雨之子周珍、甘雨之子周瑄、周琏、甘雨之孙周良辅等人,包括家室妇幼一齐上阵,组织民众奋力抵抗,誓死守城。为迷惑敌人,周时雨等安排人将扫帚绑在马尾巴上在城内奔跑,腾起烟尘,使清兵不敢贸进。十一日,清兵攻入城内,杀人纵火,掠夺财物,致使民众四处逃亡,流离失所。城陷之日,周氏一门宁死不屈。周时雨及其妻刘氏、子周珍,霖雨、甘雨及其妻梁氏、子周瑄、周琏、儿媳孙氏、梁氏,计10人殉难;随后,又有霖雨妻梁氏、偏室李氏、穆氏,膏雨及其妻杨氏,甘雨之孙周良辅及其妻梁氏计7人相继殉难。周氏一门,因清兵杀害和自杀者多达70余人,均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皇帝诏褒忠贞,遣官致祭,追封时雨、霖雨为护国镇国将军,追封甘雨为护国定国将军,追封周瑄为明威将军,周时雨之父周之士钦赐蟒服,追赠护国镇国将军、太尉,之士妻梁氏追赠夫人。
清雍正元年(1723年),下旨将周时雨崇祀于忠义祠,北街亦更名为“孝义街”。
周氏一门事迹不仅见于《周氏族谱》和县志,并收录于清代多部史书典籍,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廷臣纪晓岚奉诏编撰的《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兵部尚书、直隶总督李卫等监修的《畿辅通志》,以及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中,均有相关记载。
城郊马凹村北原系周氏墓地,俗称“周家坟”。当年,周家坟颇具规模,墓碑林立,墓前甬路旁立有神道碑,上书“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2014年5月,在该处发掘出残碑两块,碑体残损严重,但碑文依稀可辨:“……周公讳时雨显妣刘氏……”“明故显考四川潼川州同……”可以确认,两块残碑系周时雨墓碑。
周氏家族与明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梁梦龙家族四世联姻,涉及周之士、周霖雨、周甘雨、周瑄、周良辅4代5人,梁梦龙系周霖雨之岳父,殉难女眷中,有4人娘家为“真定梁府”。
360截图20170726102029987.jpg   360截图20170726102034883.jpg
马凹村周时雨墓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