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动态
> 行唐要闻
巾帼不让须眉 书写抗疫诗篇---铿锵玫瑰在抗疫一线绽放
稿件来源:行唐县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1-01-1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021年1月3日凌晨,当全国人民沉浸在双节的幸福中时,疫情突然来袭,石家庄像被按下了“暂停键”。南桥镇党委、政府连夜召开全镇疫情防控工作紧急部署会议,正式打响了南桥镇2021年疫情防控歼灭战第一枪。
“基层工作很难,总有人在做实事。崇高不远,就在身边的那些坚守者身上。”在抗疫最前线,南桥镇女性干部、志愿者冲锋在前,忠诚担当,坚毅勇敢。熟知乡镇工作的人都知道,女干部在乡镇工作实在不容易,一面要开展好工作,一面要顾好家庭。我镇机关年轻女干部有16名,其中80后干部6名,90后干部10名,在父母眼中还是孩子的她们已经在工作中扛起了半边天。疫情防控号角吹响后,她们严格执行镇党委、政府命令,以单位为家,坚守岗位,几次晚上12:00开会,穿梭在村大街小巷,逐户核实家庭成员外出情况、核酸检测情况,天寒风冽,手脚冻得生疼,依旧咬牙坚持,勇敢前行。
“这些女同志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抗击疫情,飒飒生风,散发着耀眼光芒。”我镇有10位年轻妈妈,她们的孩子最小的还不满1岁。疫情防控以来,全员在岗,为避免病毒扩散,筑牢全镇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线,女同志强忍着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几次过家门而不入,只能通过电话视频来关心老人孩子吃的好不好、穿得暖不暖。刘聪同志不会说话的孩子接近一周见不到妈妈,视频中看到妈妈只会哭;张敏同志的儿子浑身长满水痘,忍不住抓出一道道红疤,还说:“妈妈,你再不回来,我都要不认识你了”;田佩冉同志,因支部书记在县城隔离,进村道路被封堵,凌晨3点,独自在凛冽寒风中摸黑行走近3里路后,到达村大队安排核酸检测工作;顾晓娜同志当起了“勤务员”,连续两个晚上跟分包村的干部一起比对数据,在二次核酸检测时,为三个村送检试管,送防疫物资,亲自用大喇叭在村内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开车在村里巡逻,及时劝回闲聊人员;刘靖璇同志坚持到一线安排部署,连续四天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家里两个孩子都还小,只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忙的时候顾不上发视频看看孩子,深夜工作才告一段落,想发个视频孩子又睡着了,一连几天见不到孩子。尹丁丁同志家中只有61岁的婆婆和不到2岁的孩子,婆婆来电话说小区要做核酸检测,找不到地方急得团团转,为了分包两个村的疫情防控不落趟,权衡之下,找到好心邻居帮忙带着老人孩子去检测。张璐同志和杨亚男同志是两位准妈妈,平时她们的是单位“重点保护对象”,疫情开始后,考虑到她们情况特殊,镇领导多次叮嘱注意身体,嘱咐其他同志多承担工作任务,因为责任,她们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村里安排部署,不顾夜晚荆棘的山路多难走。包村干部贾晓媛因加班加点比对数据,累倒在了核酸检测岗位上。还有平时柔柔弱弱的小姑娘,都变成了无所畏惧的“女汉子”,协调村干部封堵路口、搭建检查站、排查汇总重点地区返乡人员、核酸检测安排部署,雷厉风行,没有半点含糊。
“这次战役中,涌现了一大批顾大局、有担当、肯付出的农村女党员干部以及志愿者”。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次农村抗击疫情工作中,我镇17个行政村中女性工作人员125名,占比约为41%,她们参与村内消杀、排查、执勤、核酸检测等工作,东市庄村张伟,身体不适,靠喝葡萄糖坚持带病工作,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北龙岗村李海燕,提前预判,在上级下达核酸检测命令之前就安排好各类人员,保证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南桥村孙静,小身躯蕴含大能量,在连续三天累计休息不足7个小时后,坐在椅子上两分钟就睡着了。还有好多不知道名字的志愿者们,她们不讲报酬,不计辛苦,只有一颗赤诚为民的心。
巾帼不让须眉,有这么多的女性中坚力量,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舍小家顾大家,埋头苦干、不为名利,只为做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守护神”;她们坚持生命至上,以人为本,诠释了干部的担当和作为,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是新时代女性以实际行动坚守共产党员初心的典范。胜利的号角终会吹响,战疫的诗篇终要流芳,待到花开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向她们致敬。(王珊 尹丁丁 毛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