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星级厨房确保食品安全的建议(93)
教育局十分重视学校高标准食堂建设工作,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逐步实现学校食堂经营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全力确保食品安全,保障师生健康。
目前,行唐一中、二中、五中、实验中学、职教中心等规模较大的学校已经与聚利和餐饮公司合作,教育局有关科室也在不断的下乡调研,采取查摆问题、更新改进、总结经验等措施,全面提升学校食堂的管理水平和就餐质量。对全县其他学校食堂,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强化行政许可,严把准入关。各学校食堂成立运行之前,必须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的许可条件和审批程序首先报经教育局进行初期审验。教育局主管科室坚持对学校食堂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的同时,督促其从卫生管理、建筑布局、工艺流程、食品贮存、卫生消毒设施等方面进行准备。目前,我县66所学校食堂均已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通过许可过程的严格把关和敦促办理,促进了学校食堂卫生条件的改善、卫生设施的增加,从源头上保障了食品安全。
二是开展专项整治,严把运营关。组织召开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专题会议,开展学校食堂安全大检查专项整治活动,先后对全县有食堂的学校进行了全覆盖的专项督查。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物品存放不规范、卫生标准有降低等关键问题下达了限期整改意见书,均已全部整改到位,及时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有效保障了师生的餐饮食品安全。
三是实施量化管理,严把考核关。2022年以来,在全县试点推行了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采用公平、透明、高效的方法,通过学校自查、单位互查、教育局督查的方式,重点检查学校食堂的环境卫生、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食品贮存留样、餐饮具消毒、进货台账索证索票等各项制度落实情况,运用危险性评估原则对学校食堂进行风险分级和信誉度分级,按A、B、C三个等级,用“笑脸”、“平脸”、“苦脸”三种脸型予以标识,进行分类监管,与年终学校考核、校长任免全部挂钩,有效促进了食堂经营者的自律。
四是加强宣传培训,严把监督关。坚持宣传与教育、服务与监管相结合原则,积极与各学校负责人、食堂经营管理人员沟通,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卫生知识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师生消费的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经营者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对全县68所学校食堂负责人或经营者进行了培训。开展了以“安全饮食,健康师生”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共开展食品安全专题讲座50节次,悬挂横幅50条,展示牌匾15块,滚动电子屏100条,发放宣传单10000份,进一步强化了学校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观念,增强了学校食堂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自律意识,树立了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