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2-12-15    来源:行唐信息公开
【字体: 】    打印

关于“保护红枣特色产业发展的建议”的建议(第11号、12号)

行唐大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大枣产业是行唐县特色优势和支柱产业,特别是在山区群众增收中居于重要地位。

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通过人工栽植、酸枣嫁接等手段,行唐大枣种植面积从小到大,产业从弱到强。面积从建国初期的1万多亩增长到现在的13.7万亩,获得省农业名优产品、优质红枣生产基地县、中国红枣无公害十强县、中国行唐大枣之乡、中国十大名枣等多个荣誉称号。

经了解,我县现有枣园缺乏管理,疏于管理,大多数枣园弃管,新疆枣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新疆枣以自身优势迅速占领市场,在全国枣产量占比连年增长,致使市场价格急剧下滑。产量较低的行唐大枣效益急剧下滑,弃枣打工成为出路。

为此,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1政府拿出200万资金用于枣疯病的政策扶持,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已向政府申请《行唐大枣更新以奖代补项目实施方案》。对已发枣疯病病株进行清理,重新挖坑栽植;补植的苗木以本地大枣为主,规格选择地径0.8cm以上,高度80cm以上,生长健壮的枣苗;补植后要及时进行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确保成活。县自然资和规划局根据各乡镇上报的统计表,每棵新植枣树补助5元的标准,将资金拨付到乡镇,由乡镇再将补助款给栽植户发放。根据枣农管理经验每亩每年购买农药费用160元左右,防治缩果病每亩每年购买肥料费用320元左右,因此,补植枣树同时购置农药,肥料等物资,用于加强枣树病虫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方面,补贴农药、肥料的标准不超过实际费用的50%。

2建立避雨栽培示范基地。利用市林业局资金20万元在口头镇鲁家庄村建立避雨栽培示范基地,解决秋季大枣成熟期雨水对枣危害,减少浆烂,结合配方肥防治枣缩果病技术提质增效,以带动行唐县大枣避雨栽培发展。

3建立枣疯病防治示范区。利用政府资金50万元,在大枣主产区的口头镇鲁家庄、九口子乡九口子、桑叶沟、草泊头、两岭口、上庄、花沟、只里乡南高里、霍村等3个乡镇9个村建立枣疯病防治示范区4460亩,全部清除示范区内的枣疯病病源,安装270盏太阳能杀虫灯,杀灭枣疯病的昆虫传播媒介。农业农村局争取政府资金500余万元为鳌鱼、高家峪等村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500余盏,配备无人机9架用于打药,防治枣疯病,给全县枣园起到了带头作用。

2.引进高端人才,为大枣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依托河北农大和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聘请河北农大中国枣研究中心的刘孟军教授和河北农协的专家教授进行大枣技术指导,为大枣产业发展支招;积极与市林业局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对接,为果农培训提供高端师资。

3.获得国家地理标志

2010年我县工商局获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行唐大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