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2-12-19    来源:行唐信息公开
【字体: 】    打印

关于“尽快解决农村养殖粪污污染土地、空气等问题的建议”(第79号、80号)

一是建立健全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长效体系。科学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布局,科学调控辖区内畜禽养殖的规模和数量,使畜禽养殖数量与地表植物及土壤自净能力相适应。同时针对畜禽养殖场的规模及所处的自然环境,采取分类防治策略,如点源污染的畜禽养殖场,规范设置养殖场排污口,纳入日常监管,面源污染类型的畜禽养殖场,逐步建立科学的监测、普查和评估体系,使养殖场建立粪污处理台账及定期检测成为常态。

二是持续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工作。政府一步加大对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财政投入,给予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财政补贴,重点扶持全县养殖场沼气发酵工程、有机肥生产线等设施,并对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的终端产品予以补贴,鼓励养殖场利用畜禽粪便开展有机肥加工等生产经营活动,提高养殖场业主开展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的积极性此项工作2018年、2019年行唐县就争取资金4000万进行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工作。目前,全县规模养殖场已全部配备了粪污配套设施,且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为全面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切实解决好老百姓身边的环境问题,促进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按照石家庄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石家庄市2022年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行唐县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领导小组今年印发了《行唐县2022年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开展养殖场污染大排查和资源化利用再提升行动,持续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水平,着力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为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积极探索新模式,实现绿色和生态养殖。目前,我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粪污资源化通过干湿分离、牛粪回收垫料,利用周边耕地、林地、草地、园地等进行粪污消纳,实施畜禽粪便还田利用。2021年,结合我县种植养殖情况,实施了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县项目的实施,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打通粪污治理“最后一公里”。目前,“2022年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县项目”正在申报实施。

四是强化属地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处理力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强化各养殖场区粪污资源化利用引导管理县环保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加大整治执法力度,采取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督等多种形式,依法查处畜禽养殖场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对偷排、直排、乱排、乱倒等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查处,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利用举报电话,对群众举报的随意排放畜禽污染物的养殖场,依法进行处罚,同时加强对畜禽粪污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监管力度,确保设施正常运行畜牧部门定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养殖场户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进而实现畜禽养殖场生产方式生态化转型,促进农牧生态平衡,改善乡村人居环境。